fbpx

足球週刊專欄107期:為何球迷喜歡支持弱隊?

運動心理專欄:為何球迷喜歡支持弱隊?

作者:翁健輝 Nathan Yung(ASPPA亞洲運動心理專業聯會會長)

本屆世界盃,有不少被看低一線的隊伍在傳統強隊身上取得分數,甚至贏波。這令不少強隊擁躉失望,但卻為整體賽事增添了趣味,甚至帶動了不少情感因素。四強階段,這些情感因素經過累積而集中在克羅地亞身上,令決賽產生了熱捧格仔軍的氣氛。

社會大眾遇著這種支持弱隊的思維,通常都稱之為「鋤強扶弱」的心態。為什麼會有這種心態呢,曾經有美國心理學家團隊做過研究,發現這種心態主要源於感性原因,尤其是某一位個人在不同情況下也出現過這種專撐弱隊的情況,甚至在體育運動以外,如在工作或社交範疇中也出現這種「鋤強扶弱」的精神或態度,就更有可能是個人情感因素主導著這種思維態度。

美國南佛羅里達州大學心理學家Josepth Vandello帶領的研究頗有趣,為了研究「鋤強扶弱」心態的現象,他作出了兩個實驗。第一個實驗帶有政治色彩,看看受試者對以巴戰爭中,對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的支持度會否因實驗中對有利狀況的描述而有不同取態。第二個實驗是關於奧運選手的支持度。結果也很一致的呈現,人們都容易傾側對弱勢一方的支持甚至凌駕個人原本的喜好。

當中的感性原因,有機會是源於個人的自我投射,例如個人在生活現況或者過去曾出現的處境以弱者角色在掙扎,所以有身同感受的感覺。第二,可能純粹基於自我同情,覺得自己曾經做到或未做到某件相似的事情,而把自己投射到弱旅身上。第三,感性原因有機會是對夢想成真的憧憬。如希望看到奮鬥向上得著回報、周星馳式的小人物自強上位終得成功、或對力挽狂瀾絕地反擊的史詩式沉迷,都可以震撼一代人。

後來,Josepth Vandello聯同聖地牙哥大學的Nadav Goldschmied作出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了另一個有趣的結果。當受試者看見一隊處於弱勢,但實驗員告知他們處於弱勢的隊伍原來財政上投資得比另一隊為多,結果受試者對哪隊「弱隊」居然產生不了支持的情感,甚至根本否定那處於弱勢的球隊為「弱隊」。這證明了「鋤強扶弱」的態度不單純基於狀況、表現或傳承,球迷有更多的潛意識計算。

故此,還有第四種的原因,就是某些個人對權威或既得利益者存在著一種反抗。法國是經濟大國(相對於克羅地亞)、克羅地亞只有400多萬人口,是法國的十五份之一。而整體隊伍的球員轉會價值,法國隊是10.037億歐元,足足比克羅地亞的3.9億多兩三倍……還有,克羅地亞未曾奪得大力神盃,這些都是潛在於很多人的潛意識中,渴望看見法國被擊敗,而克國一舉登頂的情意結。

運動心理學長期以來也有不少關於不預期勝利(unexpected win)比起預期勝利(expected win),為大眾帶來更多快樂的研究。各位當教練或球會領袖的讀者,有時懂得把自家團隊塑造成underdog, 從而建立激動氛圍或令球隊獲得更多人的支持,未嘗不是可行策略的一種。(本文完)

 

SMC運動心理教練專業資格課程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 in Sport Mental Coaching

助人助己,提昇心理韌力、改善運動及工作表現;你也可以成為專業的運動心理教練,發展亞洲事業。

請立即登記,預約45分鐘顧問面談,了解一個可能改變你一生的機會!

查詢及預約:www.asppa.hk/booking

查詢熱線:2811-0261/6716-5851 (whatsapp)